Untitled Document
logo
日期:[2018年10月17日] -- 华商报 -- 版次:[C3]

民办高校如何创建“双一流”?

民办高校应与公办高校竞争,首先要成为所在省份的高水平大学,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
不久前,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西安思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发展战略论坛上说,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会超过48%,2019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%以上,意味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。在当下全国高校创建“双一流”的背景下,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的陕西民办高校该如何创建“双一流”?
  >>目标

  建成3所、培育3所国内一流民办高校

   据悉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省将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,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,突出重点和特色,分批支持若干或部分学科进入国家、省级一流建设行列。我省提出,将实施“四个一流”(一流大学、一流学科、一流学院、一流专业)计划,支持1至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、5至7所高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;持续推进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,加快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;支持若干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、30个学科进入国家“一流学科”建设计划,培育30个全国一流学科,持续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;建成5所国内一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,建成3所、培育5所国内一流高职院校,建成3所、培育3所国内一流民办高校(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);持续培育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200个重点专业(含高职院校专业50个),保持行业、区域领先水平的500个特色专业(含高职院校专业150个)。
   钟秉林指出,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,每所学校不能趋同,而要有自己的特色,但特色和高水平却不能完全划等号;高校应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,使人才培养质量、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认可。同时,民办高校应与公办高校竞争,首先要在所在省份成为高水平大学,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竞争力。

  >>建议:

  要在招生、就业、教师待遇等方面享受更宽松的政策优惠

   民办高校创建“双一流”,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、西安思源学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维民认为,一要启动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建设工程,主要包括:国家层面规划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建设工程,包括一流民办高校和一流专业建设,有关部门要遴选民办高校,作为全国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建设单位,拟建设的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要依据建设目标和要求,以改革为动力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,明确拟建设的专业、建设目标、建设项目(内容)、主要路径、建设时限、基本投入等要素。
   二要推进分类建设,加大政策扶持,民办高校将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不同性质学校实行分类管理,建设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要按分类政策认真实施,以保证民办高校的稳定健康发展,民办本科高校、独立学院、民办高职院校中要有“双一流”院校建设单位,为建设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持、指导和帮助,同时,在招生、就业、教师待遇、课题申报等方面让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享受更为宽松的政策优惠。
   三要设立专项资金,教育部要会同财政出台落实公共财政支持建设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的政策措施。中央财政给予的资金支持,重点用于民办高校专业建设、教师培训、科学研究、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、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,同时省级财政支持标准实行不低于1:1的配套经费进行支持,成果显著、特色突出的民办高校还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、荣誉肯定。
   四要提升“双一流”民办高校社会认可度,鼓励民办高校在一流学科、一流专业建设中积极推进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探索通过专业、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强化创新创业教育,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,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,不断提高社会的认可度。

  >>观点:

 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放在核心位置上

 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校长张晋生表示,我省实施“四个一流”建设计划,为民办高校在新时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,也提出了严峻挑战。他希望省政府继续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,特别是工科院校专项经费和本科招生计划的支持,使民办高校在把陕西建设为教育强省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  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副院长张哲弘介绍,如今高校双一流建设在一流专业的方面,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的规划。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,比如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;如何处理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科研与实践,如何处理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。“比如拿一个怎么样的标准出来?”张哲弘认为这是应用型大学在创建“双一流”时最大的问题。他说,大学的学术水平是由最优秀的教授和学者来代表的,但大学的品牌是由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的影响力而取得。大学的任何发展规划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应该放在核心的位置上。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杜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