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titled Document
logo
日期:[2018年02月13日] -- 华商报 -- 版次:[A4]

“不回家过年”也应得到尊重

毛建国
每逢佳节倍思亲。此刻,最盼望的就是回家过年了。但是,如果你给父母发一条这样的信息:“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了”,会收到怎样的回复?在朋友圈看到一组“爸妈我不回家过年了”的对白,真的很精彩。有人调侃说,“我可能有个假爸假妈”,还有人选择无言以对,满满的全是爱。(2月12日新华社)
   这组对白,不仅走心而且扎心。比如,“爸,我过年不回家了”,“好的,过年我要和你妈一起去旅游,你照顾好自己”;“妈,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了”,“你又没有男朋友,能去哪里”;“爸,过年不回家了”,“那太好了,你妈妈给你的压岁钱都是我的了”……对话透露着幽默与亲情,或许就是春节回家的意义所在。
   对于处在具体情境中的两代人来说,面对“春节不回家”这种沉重的话题,最容易出现的可能是不解风情的沉默,而不是你来我往的幽默。但不管如何,现在中国人的上下代关系,已经明显放松了,不再像过去一样紧张和拧巴。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”。看到这组对白,那种对家的渴望,在无数人心中蔓延。所以,很多人不辞千辛万苦,跨越千山万水,只为回家,这才构成了特有的春运现象。
   有一句话,不回家需要千万个理由,回家不需要理由。有人总结了“不回家的N个理由”。比如回家花费高,与父母亲友没话说,担心遇到逼婚,焦虑各种攀比……这些理由,大多是功利性的。
   有人走了,也有人留下来了。有一些人选择留在城市、留在远方,是因为生活所迫,有的只是为了春节期间能够拿到更多工资。这是他们的生活,但未必是他们想要的生活。还应该看到,有种不回家叫做崇高。他们回不了家,不是因为不想家,也不是因为抢不到票,而是因为祖国需要他们。这就是军人,在新年到来的时候他们也思念家人,只是因为责任在肩,只能默默朝着家乡的方向张望。
   因此,呼吁回家过年别成道德绑架,春节回不回去都要有“家和远方”。很多“不回家过年”的人也应该得到尊重,他们在远方的坚守注解了“我们不一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