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titled Document
logo
日期:[2017年11月11日] -- 华商报 -- 版次:[A4]

降温来袭 部分主管网已有热

华商报讯(记者 李琳)昨天古城降温明显,这也让市民更盼望暖气的到来。幸福的是,部分小区已经提前供暖了。
  海德堡小区:物业通知3日内热起来

   昨日上午,家住曲江海德堡小区的业主高兴地发现,小区里已贴出通知,称接雁东热力公司通知,供暖从10日正式开始,物业将根据热力公司供热情况对管道逐步升温,并对供暖系统进行调试,如热力公司温度正常,预计3日内达到正常运行状态。“这两天降温,老人正说冷呢,刚好就要供暖了。”业主王先生说,早上出门时家里还没感觉到暖气,希望下班回家就能热起来。
  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热力总公司了解到,该公司下属的多个热力公司均已开炉点火,进入热态调试,逐步沿线开启阀门送热,进入管网试运行状态,如果小区物业提前打开了阀门,业主家里就能慢慢暖和起来,因此有部分小区已提前感受到了暖气的温度;但也有一些小区物业没有打开阀门,因此虽然主管网有热,但进不到小区的热交换站,因此小区还是冰凉的。
   “热交换站归物业管,运行需要水电费的开支。”工作人员说,虽然提前送暖热力公司并不收费,但作为物业额外多了一些开支,因此有的物业并不愿意提前开启阀门,小区业主或业委会可与物业进行沟通协商。作为热力公司,呼吁各小区物业提早打开阀门,提早进行试暖。
   因为家里有高龄老人,家住科技路新西蓝小区的高女士特别关心暖气什么时候能来。她询问物业,物业称并没有接到热力公司提前供暖的通知,供暖从15日正式开始;她又咨询西安热电阳光热力有限公司,客服称已点炉提前供热了,送热时会通知物业,需要再等几天。“这几天一直在降温,赶紧供热吧。”高女士期盼道。
  
富力城小区:暖气费未缴齐暂未供热
   有人为小区提前供暖开心,也有人为小区供不了暖而忧心忡忡,家住航天城富力城小区的业主最近就很担心,还没得到哪一天供暖的准确答复。
   业主张女士说,小区已经十来年了,有6000多户,是航天城的大小区,每年都是市政供暖,但今年却出了问题。“我们10月份就交了暖气费,一次性交完了,可热力公司说物业没给交钱。”张女士说,以前小区的供热是由热力公司直接管的,热力公司直接收费,一直都很顺畅,从去年开始由物业收费,今年就出了问题。几天来大家很着急,也不见试水,问了物业又问了热力公司,扯来扯去没搞清楚是咋回事。王先生也反映,周围几个小区都已开始供暖了,该小区却没有动静。
   对此,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解释,一些住户因为空置费等原因,交费不积极,截至目前收费大约只有一半,不够热力公司的要求,物业正通过管委会与热力公司积极协商,争取能够先供上暖。
   负责该区域供热的西安热电供热有限公司客服人员称,富力城小区已经与该公司签订了供热合同,但没有按要求缴费,因此暂时不能供热。据介绍,该公司从8日起已开炉运行,区域内部分小区已热起来了。

  
交暖气费 刷卡、微信支付竟要收手续费
   杨女士没想到,到小区物业办交暖气费,还会被收取手续费。
   杨女士家住西安城北凤城五路附近的高山流水幸福快车小区。小区物业办通知让交暖气费,杨女士一直忙得没顾上,直到马上要供暖了才想起来。昨日上午,杨女士到物业办去交费,因为是刷卡,被对方告知要收1%的手续费。“我又不是刷信用卡,我刷的是储蓄卡啊,为什么也要收手续费呢?”杨女士不明白,物业人员告知是因为物业代热力公司收费,所以要收手续费。杨女士想既然刷卡要收手续费,那就微信转账吧,没想到也要收1%的手续费。
   物业办的做法让小区不少住户也很疑惑,赵女士说,现在就是去菜市场买几块钱的菜都能用微信、支付宝支付,也没见人家要额外收个手续费。
   对此,该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因为代热力公司收费,收来的钱要很快交给热力公司,但如果业主刷卡交费的话,这个钱就会先进他们公司的公账,一旦进公账就要缴税,所以刷卡支付或微信支付,都得交1%的手续费。
   那么,这个费物业收得对吗?华商报记者咨询了一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,他说因要交税而向业主收手续费的说法不成立。如果物业公司给业主开具发票,这是要交税的;如果开具收据,把收到的款全额转付给热力公司,属于代收行为,这是不需要交税的。但刷卡的行为的确会产生手续费,一般我们在外面消费,手续费由商家承担了。2014年9月1日起实施的《陕西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》第二十一条规定,“物业管理区域内,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供热、通讯、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。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上述费用的,可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,具体标准由双方协商约定。不得向业主转嫁手续费等额外费用。”他说,物业公司没有义务代热力公司收取费用,若物业公司与相关热力公司签订委托协议,受托代收相关费用的,需向相关热力部门收取合理的手续费,而不应当向业主收取手续费。 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